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上一句)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上一句)

龚自珍仕途生涯的最大特点便是爱国了,他为官期间主张革除弊政,“不论铁盐不愁河,独倚东南涕泪多。国赋三升民一斗,屠妞那不生栽禾”,这句话写出了龚自珍对于清政府不满,因为当时的清政府并不重视筹划,使得当时的百姓生活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清朝末年,风雨飘摇。

龚自珍辞官回乡,眼看这大清要亡,不禁仰天长叹: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那是道光十九年,距鸦片战争还有一年,距南京条约还有三年,拿破仑口中的睡狮,还做着“天朝上国”的梦。

等到战争惨败,内忧外患纷沓而来,一些人开始思考国家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又该怎么解决?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但等高层真正领悟这句话时,圆明园和两百万公里土地,已不复存在。

图片[1]-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上一句)-瑷珂憬転

洋务派登上舞台,他们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深知坚船利炮的可怕,面对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自强”成为当时最响亮的口号,工厂学堂修铁路、邮政报刊建海军,直到甲午一战,李鸿章老泪纵横:“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堂堂中华,一败再败,不甘受辱的举人们公车上书,请求变法。光绪帝痛定思痛,决心采纳他们意见,委任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从政治、经济、教育到军事,无所不变。一百零三天后,慈禧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瀛台,康、梁流亡海外,谭嗣同对劝他逃走的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变法无望,洋人猖獗,义和团大行于世,他们扶清灭洋,自以为身怀绝技,刀枪不入,在各地驱逐虐杀外国居民,从而引发列强介入。慈禧得到错误情报后对十一国宣战,被干脆利落地赶出北京城,不得不派人议和,并公开表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这是一九零一年的北京,距龚自珍写己亥杂诗时已有六十二年,天公待他不薄,但在大清的体制下,再多的人才也救不活这个国家,该革命了。

© 版权声明
THE END
点赞23 分享
aike的头像-瑷珂憬転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温馨提示:

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