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月初一,一个有人情味的鬼节,(十月初一是什么日子)

农历十月初一,一个有人情味的鬼节,(十月初一是什么日子)

今日农历十月初一,乃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间称为“鬼头日”,是我国的传统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与春天的清明节,秋天里的中元节,并称为三大“鬼节”。

很遗憾的是,就算过节,也不放假,整个农历十月都没有法定节假日。既然是鬼节,例行讲个鬼故事,今年的法定节假日貌似都过完了!

图片[1]-农历十月初一,一个有人情味的鬼节,(十月初一是什么日子)-瑷珂憬転

孟冬之月

《诗经》记载:“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从农历九月开始,天气逐渐转凉,人们要开始添置御寒的衣裳,准备过冬了。农历十月一日一到,冬天也就拉开了序幕。

农历十月被人们称为“孟冬”,《礼记·月令》说:“孟冬之月……腊先祖五祀。”古人用“孟、仲、叔、季”来表示每个季节中的月份排行,十月排在冬天第一个,故为“孟冬”

人们对于冬天的理解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丰收的秋天过去了,各种农作物经过各道工序储存在仓库里,就像是《诗经》描述的那样,“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人们安安心心地囤起粮食,过一个好冬。

图片[2]-农历十月初一,一个有人情味的鬼节,(十月初一是什么日子)-瑷珂憬転

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天气渐寒,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缺衣少穿,所以在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外,还会将衣服焚烧,为逝去的亲人送去“寒衣”,表达我们的怀念与哀思。

直至近现代,民间仍有过此节的习俗。古往今来的“送寒衣”,虽然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地区差异,但“合乎时令的悼亡”是送寒衣的内核。慎终追远不忘先人,一直以来就是中国人的传统。

寒衣节传说

现在的“寒衣节”好像被大多数人遗忘,但其实它由来已久,关于它的传说可不少。

朱元璋“授衣”传说

农历十月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月份,此时正是稻谷收获进仓之际,《礼记·月令》记载:“是月也,天子始裘”。意思是天子以穿冬衣的仪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经来临。相传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为了显示顺应天时,在十月初一这天早朝,行“授衣”之礼,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尝新。南京民谚说:“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寒衣节”由此而来。

图片[3]-农历十月初一,一个有人情味的鬼节,(十月初一是什么日子)-瑷珂憬転

人们还在加衣避寒的同时,也将冬衣捎给远在外地戍边、经商、求学的游子,以示牵挂和关怀。

孟姜女千里送寒衣

相传当年孟姜女嫁给了范杞良。后来杞良被抓去修长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结果寻到长城脚下,却发现丈夫已死,被埋在城墙里。孟姜女悲愤交加,昼夜痛哭,终于哭倒了长城,露出丈夫尸骨。

就是因为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的故事,人们才把农历十月初一这天,称作“寒衣节”。“十月初一烧寒衣”,也成了凭吊已故亲人的风俗。

寒衣节诗词

诗人也在诗词中留下笔墨,多为表达愁苦、离别和哀思。

吊边人

[唐]沈彬

杀声沈后野风悲,汉月高时望不归。

白骨已枯沙上草,家人犹自寄寒衣。

秋兴八首·其一

[唐]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对早梅寄友人二首

[唐]崔道融

忆得前年君寄诗,海边三见早梅词。

与君犹是海边客,又见早梅花发时。

忆得去年有遗恨,花前未醉到无花。

清芳一夜月通白,先脱寒衣送酒家。

相和歌辞·怨诗

[唐]张汯

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

征客去来音信断,不知何处寄寒衣。

越中

[唐]杜牧

石城花暖鹧鸪飞,征客春帆秋不归。

犹自保郎心似石,绫梭夜夜织寒衣。

赠康叟

[唐]白居易

八十秦翁老不归,南宾太守乞寒衣。

再三怜汝非他意,天宝遗民见渐稀。

君不来

[唐]方干

远路东西欲问谁,寒来无处寄寒衣。

去时初种庭前树,树已胜巢人未归。

塞下曲

[唐]许浑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十二时·忆少年

[宋]朱敦儒

连云衰草,连天晚照,连山红叶。

西风正摇落,更前溪呜咽。

燕去鸿归音信绝。

问黄花、又共谁折。

征人最愁处,送寒衣时节。

读秦纪·七绝

[宋]刘克庄

黔首死于城者众,杞梁身直一微尘。

不知当日征入妇,亲送寒衣有几人。

边头叹

[宋] 苏泂

边头奏凉风,战士送寒衣。

北征夏徂秋,君王虚六师。

区区彼敌人,授首讵无期。

冰霜辉戈甲,勇忆临去时。

去去思树功,宁复顾家为。

指挥在将军,坐作看旌旗。

谓是白沙漠,那知青草陂。

当时均死力,顾乃用之非。

你的家乡还会在寒衣节纪念亲人吗?有什么风俗,留言区说给大家听听。

© 版权声明
THE END
点赞19 分享
aike的头像-瑷珂憬転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温馨提示:

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