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者权益计算公式(所有者权益和净资产区别)

所有者权益计算公式(所有者权益和净资产区别)

所有者权益也称股东权益,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是企业资产中扣除债权人权益后应由所有者享有的部分,既可以反映所有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又体现了保护债权人权益的理念。它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取得资产的来源之一,其关系用公式表示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图片[1]-所有者权益计算公式(所有者权益和净资产区别)-瑷珂憬転

 

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所有者权益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一般由实收资本(实际缴纳的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构成。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是所有者投入企业的所有资本,即包括构成构成企业注册资本(实缴)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也包括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即资本溢价或者股本溢价。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计入了资本公积,在资产负债表中资本公积项目下反映。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企业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其中利得是由企业非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而损失损失是由企业非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主要包括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额、现金流量套期中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额等。

图片[2]-所有者权益计算公式(所有者权益和净资产区别)-瑷珂憬転

 

留存收益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历年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主要包括企业按照规定累计计提的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价值,因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比如,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资产,在该资产符合企业资产确认条件时,就相应地符合了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当该资产的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也就是可以确定。

图片[3]-所有者权益计算公式(所有者权益和净资产区别)-瑷珂憬転

 

总之,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的构成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其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的确认,一般而言,资产和负债金额满足确认条件时,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也就可以随之确认。

© 版权声明
THE END
点赞21 分享
aike的头像-瑷珂憬転年度vip会员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温馨提示:

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